湖北少年强教育研究院

名校跳过高考甚至中考选拔优秀学生,释放了什么信号?

文章作者:湖北少年强教育研究院 文章来源:http://www.snqjy.com 发布时间:2022-10-19

前段时间,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22级开班式正式举行。首批“物理卓越计划”的61位新生来自不同中学的初三到高三年级。是的,这批有天赋、有兴趣、有特长的孩子,无需参加高考,有的甚至无需中考,通过选拔后,即可以进入北京大学就读。

开班仪式上,教育部党组成员、副部长翁铁慧指出,施行这一计划的目的,就是要通过超常规的举措加快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,支撑国家原始创新和科技实力整体跃升。

在此之前,清华大学也推出了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,面向全球中学生招生,从初三到高三均可申请。

这些特殊的人才选拔举措,释放出什么信号?

孩子的成长,是求解一道高阶多元方程
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,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求解一道多维高阶方程。早期很难得到相当准确的信息,孩子成长的过程,本身就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比如天赋,比如机遇。而一个杰出人才的成长,并非轨道式的,也就是必须以一个较高的分数,进入一个相应层次的大学,才能获得后续的发展。实际上,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,路径、方式、速度都是不太一样的,不是只有一条路、一种攀爬方式可以到达山顶。

如果只有较为统一的方式,可能会埋没一些优秀的孩子。给少数学校一些弹性空间,可以让他们的招生诉求得以满足,也是对现有的统一考试制度的一种突破。

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、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指出,数学、物理是典型的早慧学科,在这样的自然科学中,“天才出少年”的概率要大得多。北大、清华的两个计划,不仅从高中直接招生,年龄范围也下探到了初三,优秀的学生可以跳过中考。

陈志文指出,今年一些地方将中考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两考合一,人为改变教育测试分数正常的正态分布,高分考生云集。

“把这样的考试作为升学考试,不科学,也不公平。”陈志文表示,如果以学业水平考试作为中考,就必须加上综合评价,实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;如果作为单一录取依据,事实上就是选拔性考试,就应该有足够区分度。这种没有足够区分度的升学考试,某种程度上是对学业优秀的孩子的一种惩罚:优秀学生要花大量时间,去争取一两分甚至是0.1、 0.2分的竞争优势,陷入无效训练——这会磨灭他们对知识的热情。

陈志文说,不能因为要减轻学生不合理的课业负担,就搞迎合式考试,尤其是升学考试,核心是不超纲,不超标。一些特殊的招生计划,至少可以把一部分优秀的孩子从这种升学考试中解放出来。

要因材施教,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渠道

要教育均衡,也要因材施教。陈志文说,不能硬要求大家“齐步走”,不能忽视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特殊选拔渠道。“我们需要一批拔尖人才实现技术突围。”目前无论是清华、北大还是其他学校的类似探索,其实都是民间行为,属于“特事特办”,还没有制度化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通道。

全国政协副秘书长、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曾在两会期间呼吁,要加强英才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。他指出,英才(也称“超前”)儿童是指同龄人中表现出高成就或有着取得更高成就潜能的儿童。与同龄人相比,他们具有更大的发展潜能,学得快、学得好,更容易早成才、成大才。朱永新当时建议,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,从组织规划、机构设置、课程开发、教学改进、管理制度保障等多个角度,对英才教育政策涉及的各种问题进行系统规划与整体改进。

当然,把有天赋的孩子从初中、高中招进了大学,还只是起步。储朝晖说,把这批孩子选拔进高校后,也不要对他们抱有太高期望,提出统一要求。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,处理好孩子成长的自主性和学校培养人的固定模式之间的关系。

陈志文也指出,聪慧的孩子本就不好养育,他们的心智成熟度和专业天赋并不匹配。他形容,天才的孩子就像一台灵敏的仪器,他们非常敏感,也更容易受到扰动,对于这类天才少年的培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。大学把这些孩子招进来后,要探索针对性的培养模式,尤其是在非智力因素上,有意识地进行适当磨砺,探索合适的伙伴教育,比如选择高年级同学作为他们特殊的成长“辅导员”,在恰当的集体生活中给他们综合引导。

“我对未来这批孩子更乐观,因为他们生活条件更好,考虑的东西更为纯粹。”陈志文提醒,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将个人兴趣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,心中有“大我”,才不容易迷茫。“只有‘小我’的时候,目标容易实现,也容易失去动力,偏离航向;但是有‘大我’的时候,比如国家和民族的需要,就有无限的目标,有持续的动力和坚定的方向。”所以,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,立德树人仍是关键一环。

9月15日,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,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,要注重科学选才,进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方式。认真总结强基计划等经验做法,遵循特殊人才选拔规律,研究完善相关考试招生办法,进一步畅通拔尖创新人才发展通道。


COPYRIGHT @湖北少年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88888888号